孙膑生卒年不详,但他作为孙武的后裔,在青年时期曾拜鬼谷子为师,鬼谷子作为兵法大师和纵横家的鼻祖,是中国历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学术大师。孙膑在鬼谷子的教导下,深谙兵法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略思维。

庞涓虽然早早下山出仕,并凭借卓越的军事能力成为魏国的将军,但他对孙膑的才能心生嫉妒,便以捏造罪名将孙膑施以膑刑和黥刑。孙膑被削去膝盖骨,面上刻字,几乎被彻底埋没。然而,孙膑并没有因此屈服,他凭借坚定的意志逃离魏国,且通过装疯卖傻成功骗过庞涓的监视。

孙膑通过这出巧妙的“疯癫”戏码最终获得自由,他联系齐国,借助齐国使者的帮助秘密逃往齐国,并很快得到了齐国权臣田忌的赏识,成为了田忌的重要谋士。

公元前354年,魏国攻赵,庞涓带领魏军连战连捷,几乎占领赵国国都邯郸。此时赵国向齐国求援,齐威王最终决定派遣军队救赵,任命田忌和孙膑为领军人物。在面对魏军强势攻势时,孙膑分析魏国的虚弱,提出了巧妙的“围魏救赵”战略。

孙膑认为魏国的攻势主要集中在赵国,而国内则出现了兵力和资源的消耗。于是,他制定了一个出奇制胜的计划。首先,齐军通过佯攻魏国平陵,迷惑庞涓,以便减少魏军的警觉;接着,主力齐军直接进攻魏国大梁,迫使庞涓回师,从而为解救赵国创造了机会。在桂陵埋伏,孙膑精准预判敌军动向,最终取得了对魏军的决定性胜利。

这场桂陵之战让孙膑名声大噪,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声望也随之飙升。公元前343年,魏国再次展开对韩国的侵略,孙膑再度为齐国设计军事战略,他通过复用围魏救赵的手法,再次打败了庞涓,使得魏国在军事上受到沉重打击。

在马陵之战中,孙膑通过巧妙设伏,成功地引诱庞涓深入绝地,最终全歼魏军,庞涓自刎而亡。这场胜利彻底改变了魏国的霸主地位,使得齐国在东方崭露头角。而孙膑也凭借这两次经典的战役,成为伏击战的宗师,声名远扬。

然而,令人困惑的是,孙膑在成名后似乎突然消失在历史舞台上。公元前334年,齐国在与越国和楚国的战争中接连失利,而孙膑未曾现身。根据《汉书·刑法志》的记载,孙膑可能死于非命,有可能在朝堂斗争或战乱中遭遇不测,甚至因政变而死。

孙膑的死因至今无法确知,但他的战术和谋略,特别是在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中的表现,已经成为后世兵法中的经典之作。他不仅为齐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,也为兵法理论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