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营主要是干什么工作的?一篇文章带你详细了解
在互联网、产品、服务等领域,”运营”是一个非常核心且广泛的岗位。当人们问“运营主要是干什么工作的?”,往往是因为看到这个岗位名称无处不在,却又觉得它的职责包罗万象,难以简单概括。简单来说,运营的工作就是围绕特定的产品、用户或内容,通过各种手段,达成业务目标的过程。这个过程涉及用户的拉新、促活、留存,内容的策划与传播,活动的组织与执行,以及数据的监测与分析等方方面面。
要详细理解运营的工作,我们需要拆解它的核心目标、主要类型以及具体的工作内容。
运营的核心目标是什么?
虽然运营的具体工作内容因公司、行业、产品阶段的不同而差异巨大,但其核心目标通常是围绕以下几点展开的:
用户增长 (Acquisition):吸引新用户使用产品或服务。
用户活跃 (Activation & Activity):引导新用户尽快体验产品核心价值,并让现有用户持续活跃。
用户留存 (Retention):提高用户粘性,降低用户流失率。
用户变现 (Revenue):通过各种方式(如付费、广告、电商等)从用户身上获取商业价值。
用户推荐/口碑 (Referral):鼓励用户分享产品,带来裂变增长。
品牌建设与维护: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社区生态建设:营造积极健康的社区氛围,增强用户归属感。
这些目标通常被称为AARRR(海盗)模型,是衡量运营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。运营的工作就是围绕这些目标,制定并执行一系列策略和行动。
运营的主要工作内容(详细拆解)
运营的工作内容非常具体且多样化,根据不同的侧重点,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型。但许多运营岗位的工作内容是交叉重叠的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运营方向及其具体工作:
1. 用户运营
顾名思义,用户运营的工作重心在于服务和管理用户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,从用户接触产品到成为忠诚用户,再到流失的全过程。
用户拉新:配合市场推广,通过各种渠道(如裂变活动、邀请机制、地推等)吸引新用户注册或使用产品。
用户激活:设计新用户引导流程(Onboarding),通过新手任务、首次使用奖励等方式,帮助新用户快速理解产品价值并开始使用。
用户活跃与留存:
策划日常活动、任务激励,保持用户参与度。
建立用户成长体系(如等级、积分、勋章),增强用户成就感。
通过Push、短信、邮件等方式进行用户触达和唤醒。
分析用户行为数据,找出流失原因,进行针对性干预。
建立用户分层体系(新用户、活跃用户、高价值用户、沉默用户等),进行精细化运营。
用户社群管理:建立并维护用户社群(如微信群、QQ群、论坛),组织社群活动,增强用户粘性和互动。
用户反馈收集与处理:作为产品和用户之间的桥梁,收集用户意见、建议和投诉,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,优化用户体验。
2. 内容运营
内容运营主要负责围绕产品或服务,进行内容的生产、组织、分发和管理,以吸引用户、传播信息、树立品牌形象。
内容策划与选题:结合热点、用户需求、产品特性,规划要生产的内容主题和形式。
内容生产与编辑:撰写文章、编辑视频、设计图片、制作H5等多种形式的内容。这要求运营人员具备一定的文案、编辑、设计甚至视频制作能力。
内容分发与推广:将生产好的内容发布到合适的渠道(如官网、App内、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知乎、抖音等),并进行推广,提高内容的曝光量和阅读量。
内容管理与维护:对已发布内容进行分类、整理、更新,保持内容的质量和时效性,维护内容生态。
内容数据分析:监测内容的阅读量、转发量、评论量、点赞量等数据,分析用户对内容的喜好,优化内容策略。
例如,一个健康类App的内容运营,可能需要撰写关于减肥、健身、饮食的科普文章,制作运动教学视频,并在App内或社交媒体上发布。
3. 活动运营
活动运营是运营工作中最常见且直接拉动数据的一种手段,通过策划、组织、执行各种线上或线下活动,达成特定的运营目标。
活动目标设定:明确活动想要达成什么目标(如拉新多少、促活多少、提升某个功能使用率等)。
活动策划:构思活动主题、形式、规则、流程、奖励等细节,撰写详细的活动方案。
活动执行:协调设计师、开发、市场等部门,完成活动页面/功能的开发、测试、上线;准备活动奖品;搭建活动渠道等。
活动推广:通过各种渠道(App内弹窗、Push、社交媒体、广告投放等)宣传活动,吸引用户参与。
活动监测与优化:活动进行过程中实时监测数据(参与人数、转化率等),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。
活动总结与复盘:活动结束后,整理数据,分析活动效果,总结经验教训,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。
4. 产品运营
产品运营是连接产品和用户之间的桥梁,他们不像产品经理那样负责定义产品的核心功能,但负责将产品功能更好地呈现给用户,并收集用户反馈来优化产品。
产品特性推广:新功能上线时,策划运营方案,引导用户了解和使用新功能。
用户行为分析:利用数据分析工具,深入了解用户如何在产品内进行操作,发现用户痛点和使用习惯。
协助产品优化:将用户反馈、行为数据等信息整理给产品经理和开发团队,协助产品改进和迭代。
* 灰度测试与A/B Test:协助或主导新功能的小范围测试,收集用户反馈和数据,评估效果。
版本更新运营:策划每次版本更新的文案和推广策略,突出新版本的亮点。
5. 社群运营/社区运营
这类运营专注于构建和管理一个用户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或生态,增强用户的归属感和活跃度。
社区规则制定与维护:建立健康的社区秩序和讨论氛围。
用户互动与引导:在社区内发起话题、回复用户帖子、组织线上沙龙等。
KOL/核心用户维护:发展和管理社区内的意见领袖和活跃用户,鼓励他们贡献高质量内容或维护社区秩序。
线上/线下社区活动:组织聚会、分享会等活动,拉近用户距离。
社区氛围营造:通过各种方式,让用户感受到社区的价值和温度。
6. 渠道运营
渠道运营主要负责管理和拓展产品的各种推广和分发渠道,带来用户增长或提升品牌曝光。
应用商店运营:优化App在应用商店的排名、提升下载量(ASO)。
社交媒体渠道管理:运营公司在微信、微博、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的官方账号。
合作渠道拓展与维护:寻找并管理与其他平台、媒体、KOL的合作关系。
流量数据监测与分析:分析不同渠道带来的用户量、质量和成本,优化渠道投放策略。
数据分析是贯穿所有运营工作的基础能力
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运营,数据分析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。运营人员需要学会使用数据分析工具(如Google Analytics、百度统计、GrowingIO、友盟等),监测各项关键指标,通过数据发现问题、分析原因、评估效果,并以此指导后续的运营工作。
运营岗位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?
综合以上工作内容,一个优秀的运营人员通常需要具备以下核心能力:
用户思维和同理心: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,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。
数据分析能力:会收集、整理、分析数据,并通过数据驱动决策。
策划与执行能力:能够从0到1策划方案,并高效地推动落地。
文案与沟通能力:能够撰写吸引人的文案,并清晰有效地与团队内外部沟通协作。
学习能力与抗压能力:运营领域变化快,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、新工具、新方法,并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。
解决问题的能力:面对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或挑战,能够积极寻找解决方案。
总结
运营的工作是多元、具体且充满挑战的。它不像市场那样侧重品牌形象和外部宣传,也不像产品那样聚焦功能定义和开发,而是更偏向于实际的用户服务、内容触达、活动执行以及通过各种手段驱动业务数据的增长。运营人员是离用户最近、最了解用户实际行为的岗位之一,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、迭代和数据分析,为产品的成长和商业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所以,当有人问“运营主要是干什么工作的?”,你可以告诉他:运营是负责让产品活起来、让用户动起来、让数据涨起来的关键角色。他们是产品和用户之间的润滑剂,是业务增长的助推器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比丘王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iqiusoft.com/seo/109014